浅谈经营核算的程序


发布时间:

2021-09-08

  经营核算是指经营单位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管理需要,运用一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制定本单位成本会计的程序和方法而形成的成本会计过程。

  不同行业和单位的经营核算程序不同。大体上可以根据行业的特点确定该行业经营核算的基本程序。在这些行业中,工业企业是完整的,经营核算过程也比较系统。其他行业,如交通业、建筑业、商业企业,不具备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优势。

Xl33gWivTu-7EA2TaY_bpg.jpg

  (一)经营核算-审查和控制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审查和控制生产成本时,先要确定成本的发生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成本支出范围,确定当前产品成本及衡量者会产生哪些产品成本,并确认产品成本发生成本是否真实准确。包括以下三点:

  (1)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令、制度、纪律审查和控制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合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支出不计算费用。

  (2)在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上,区分哪些费用产生产品成本、计算哪些产品成本、哪些费用产生期间成本。总之,所有费用都必须有去向。

  (3)从时间上看,生产费用的归属时间以发生制为准,与发生者当前成本相对应的费用,不管是否发生,都计算当前成本,即使不应发生的当前成本的费用已经发生,也不考虑当前成本。

  (二)经营核算-生产成本的收集和分配应计产品成本,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合理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收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准备计算完成产品成本。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设置生产成本明细,通过生产成本明细帐簿收集生产成本是成本计算的前提。

  (2)合理确定费用项目。对生产费用,根据不同的用途准确计算这个成本项目,通过成本项目收集各种生产费用,进一步计算产品成本。

  (3)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及其成本项目,使用一定方法汇总总成本。

  (三)经营核算-生产费在完工的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分配以一定的方法在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合理分配生产费用总额,然后取得产品完成成本和期末取得产品成本。具体包括:

  (1)通过实地盘点获得完成的成品、期末产品及废品的实际数量,为分配相应的生产费用提供依据。(2)选择生产成本总额在生产成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调配的合理、适当的分配方法。

  (2)转移生产完成成本,将期末存放在生产成本明细帐簿中。